于国内消费电子产业链而言,2023年是跌宕的一年。
在年中之前,产业链一片“哀鸿”,手机、PC等主要消费电子市场出货量持续下滑,A股市场上,上游供应商们业绩也整体下滑。而8月之后,市场开始逐渐出现活力。从华为开始,国产消费电子品牌不断推出重磅新品,部分供应商开始从“去库存”变成了“产线饱满”,在下游整体需求不济的环境中带来暖意。
展望2024年,多位受访专家告诉财联社记者,明年传统手机、PC等市场需求整体不会有突破性变化,但是华为等国产高端产品的“突围”、AI向应用端的渗透、Vision Pro的首推为行业带来看点。对于上游产业链而言,“国产化”仍是国产品牌的首要选择,随着华为、小米新产品在高端旗舰领域的热卖,OLED面板、CIS等曾经主要由海外厂商占据的细分领域将迎来机遇。
手机、PC市场整体平稳 AI落地成最大看点
目前,消费电子市场最大体量的产品仍是手机与PC。2023年,手机与PC产业链整体并不好过。 Counterpoint Research预计2023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将同比下跌5%;IDC预计2023年PC出货量预计将比2022年下降13.8%。
不过,行业并非没有亮点,三季度以后手机行业终于现暖意,在华为的强势回归及小米、OV的轮番推新后,Counterpoint Research预计 2023 年第四季度手机出货量将同比增长 3%。
Mate60系列持续供不应求,市场研究机构BCI公布了中国市场智能手机11月(第44周-第48周)的新机激活量显示,小米位列第二同比增长44.1%;华为位列第三同比大增75.6%。知名消费电子分析师郭明錤还预计,华为将在2024年上半年推出P70、P70 Pro和P70 Art,预估P70系列2024年出货量同比增长100%。
展望明年,手机行业稳中有升,IDC预计,2024年中国内地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将达到2.87亿台,同比增长3.6%。在下游没有明显增长的情况下,产业的竞争将加剧。“随着华为手机的迅速回升,手机业务将重新成为华为重要的营收支撑点,其他厂商也需要应对华为回归带来的压力。”Counterpoint Research高级分析师IvanLam向记者进一步表示,“主流的厂商已经与第二梯队的厂商拉开了距离,更多的挑战来自主流厂商间和市场消费需求。”
PC方面,在经历了几年的下滑之后,明年亦将重回增长通道。IDC预计,2024年的个人电脑市场总量将增长3.4%,AI PC的出现是动因之一。,英特尔推出了首款AI PC处理器酷睿Ultra处理器,次日,联想集团方面就宣布推出搭载了酷睿Ultra处理器的新款ThinkPad X1 Carbon、ThinkPad X1 二合一以及小新Pro16 2024和IdeaPad Pro 5i笔电。
联想集团方面进一步告诉财联社记者,“联想AI PC将在明年率先搭载个人大模型,AI与PC结合将形成”算力平台+个人大模型+AI应用“的新型混合体。AI PC不仅承担原有的生产力工具和内容消费载体的职能,更在功能上由工具属性升级为助理属性,是个人的”第二大脑“,与用户如同双胞胎般的个人AI助理。”
“2024年将成为端侧AI 落地元年,AI PC、AI手机等需求有望快速增长。”群智咨询(Sigmaintell)执行副总经理兼首席分析师陈军向财联社记者表示。
此前,谷歌率先发布了旗下首款搭载大模型的Pixel系列手机,近日,知名果链分析师郭明錤还预测苹果将于明年发布的 iPhone16 有望成为其首款AI手机。华为、小米、荣耀等国产厂商也公开表示在积极布局AI大模型。
Counterpoint Research预测,2024年生成式AI 智能手机出货量有望突破1亿支,占比提升至8%;2027年出货量有望达到5.22亿支,占智能手机比重40%——2023-2027年复合成长率达83%。
在其他细分产品方面,多位受访专家提到了苹果的Vision Pro的量产出货。Ivan Lam认为,Vision Pro定价偏高,受众小,更偏向于专业用户和开发者,首波订单会在百万以内,后续订单会在Q1的销售响应后进行调整。产业链方面,“从硬件成本价值量角度中国供应链大概占据30%左右,符合目前国内厂商在果链的定位,同时产品主要会在国内完成组装生产。”Ivan说道。
核心零部件国产化趋势不变
对于国产上游产业链来说,下游需求整体虽然未有明显好转,但华为等国产品牌旗舰机的持续热卖也为行业带来机遇。
近期,日经新闻与市场研究公司 Fomalhaut Techno Solutions 合作对华为 Mate 60 Pro 手机进行了拆解,发现华为手机的国产率正变得越来越高,Mate 60 Pro 中的中国产零件价值占比达到了47%,比三年前同价位的 Mate 40 Pro 高出了 18 个百分点。
不止华为,小米、OV等其他国内主流手机品牌的供应商里国产的比例越来越大,国产核心零部件供应商产品竞争力也逐渐增强,可以说是一场下游品牌商与上游供应商的“双向奔赴”。
在零部件国产化方面,手机显示面板是今年最令人惊喜的部分。2020年以前,头部手机品牌旗舰级高端机的面板供应商主要以三星等海外厂商为主,而今年TCL科技(000100.SZ)旗下TCL华星、京东方A(000725.SZ)、维信诺(002387.SZ)、深天马A(000050.SZ)四家A股主要中小尺寸面板供应商都开始大规模抢占市场。
以下半年另一大卖产品小米14系列为例,小米于2020年推出的小米10系列主要由华星、三星联合供应,且三星占据了前期出货的主要份额,而今年推出的14系列已全部都是由华星供应。
“小米等高端旗舰手机上取得了量产应用,而且我们的产品、技术储备,产能、供应能力,以及出货之后的客户端和市场端的表现,目前来看都是非常成功的,客户对我们在OLED和高端旗舰产品方面的综合能力表示了充分的认可。”TCL华星CEO赵军告诉财联社记者。
受益于小米出货量的激增,有供应链人士向财联社记者透露,Q4华星OLED面板出货量预计将达1500万片 。
财联社记者从多家面板厂、供应链方面获悉,今年的重要机型华为Mate 60系列、华为Mate X5、一加12旗舰、荣耀 90 GT、OPPOA2 Pro、OPPO Find X6等均由国产厂商独供,可以看出,越来越多的国产品牌已经实现屏幕国产化。据群智咨询统计,Q3大陆OLED面板出货约7340万片,同比增长75%,占全球市场份额的44.3%。其中,大陆柔性OLED面板贡献约6400万片,同比大幅增长约116%,市场份额增长至约49.2%。
展望后市,消费电子显示面板国产化脚步仍在继续。“明年我们会跟更多的客户在高端和旗舰产品上展开更多的合作。”赵军表示。
除显示面板外,一些中高端的消费级半导体供应商也开始出现国产身影。
中高端手机CIS市场此前主要由三星、索尼占据,不过近期有数码博主爆料,小米14系列及华为荣耀明年将推出新机将采用韦尔股份(603501.SH)旗下豪威的CIS,对此财联社记者已向韦尔股份发送采访提纲,但截至发稿暂未收到回复。
芯海科技(688595.SH)2022年推出的EC芯片CSC2E101是大陆唯一获得Intel授权,达到国际行业标准且获得国际认可的大陆EC产品,据了解该芯片已于今年批量出货。展望未来,“2024年整体PC需求向上,且随着芯片国产化的持续推进,芯海发布了多款PC芯片并实现量产,将进一步助力PC产品创新发展,为客户提供更多选择。”芯海科技方面告诉记者。
总体来看,国产消费电子向中高端进发为供应链安全更高、价格更具优势的国产厂商带来了机遇。不过,国产化虽是大势云南配资平台,对于个体厂商而言,谁能脱颖而出、获得订单,仍待下游的筛选与验证。